2009年12月15日 星期二

「輸給會說話的人不甘心」

   哪天心血來潮,去以往去的租書店,瞄那總是在等的新書,沒新書就四處看看,心裡也想著:能花個時間來看些書也不賴,一樣瞄一瞄,看看有什麼能引起俺的注意,其實自己心裡也有個底,期望能對未來的工作有所幫助,這本書叫「輸給會說話的人不甘心」,很清楚地是在講如何說話,有趣的是說話人人都會,不是嗎?其實自己是個滿容易緊張的人,不過呢!愈來愈大,發現緊張原來每個人都會,看見的,也只是那因訓練而較不會緊張,對於敘明一個觀點能掌握得當,這樣簡單的一個表現,看似容易,但似乎實際表現卻不是人人都能達到60分,會說話的前提是口條清析,最起碼不是大舌頭,我想大部份人都是這樣,但在眾人面前講述內容,好的表現卻是人人欣羨!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自己稍稍整理了書中的內容,期望提醒自己,在未來工作上有機會能適時地進行練習,這也不外乎是件好事。在發表內容時到底該說什麼?怎麼說?會比較好。

 1、善用自己擅長的主題:能將要發表的內容,連結自己擅長或有興趣的事物,能讓自己在開口時心境較為平和,進而也能較有額外的發揮。

 2、起承轉合:「起」是內容的開頭,說明好主題的時空、背景、人物等基本資料;「承」是更深入說明此時主題的細節;「轉」則是最重要的關鍵,也就是利用一轉折的方式切入主講的重點,其中可引領聽眾的好奇或疑問,來加強對「合的」注意;「合」就是結論,藉由一完整的開頭至結束,這方法轉適用一般演講或座談會,簡報或產品說明就較不適當。

 3、說故事法:利用5W1H,when、where、who、how、what、why,敘明內容,這個方法的重點在於只選出精華的部分。

 4、EP法則:E是範例,P是重點。藉用事件、實例來給予明確的主張及倡導。

   只是在這些方法中,唯一法則就是一定要事前演練,演練的原則包含:實際開口,發出聲音、假裝有聽眾,左右移動視線、決定需要加強手勢的地方、仔細確認現場設備、確認地地整體印象及狀況。準備好了主講的方法,以及應預先練習的原則,再來就是細步的開場,開場決定了此主講活動聽眾對於這內容的興趣,是故開場是需要下功夫去準備的,在開始的時刻,列舉內容的重點,將其歸納為3件事,並清楚講出來,讓聽眾在第一時間能瞭解今日活動的重點是哪些,而這時刻的音量可以放低,提高聽眾的注意。書中引出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(UCLA)的亞伯特.梅本教授的研究數據,一個人說話給我們的印象,55%是肢體語言、38%是聲音,剩餘的7%才是內容,因此我們可以想像,在聽演講時,主講人所散發出的表達魅力反而是把內容大大加分的一種包裝。講話時該注意的地方有哪些呢?不管開始或結束,皆要用一對一的感覺說話,講一句話的時間,就是對著一個人如此能讓聽眾感受到演講者的重視,因為聽眾都是以自我出發的,所以堅持用一對一的說話方式,可以讓聽眾有更好的感覺。

   另外,則是在一般簡報、會議時,讓會議主題對自己有利的方法:

 1、一開始就表示讚同或反對

 2、理性訴求重於情感訴求
 3、延長與關鍵人物的視線交流
 4、先提出結論,再作說明
 5、解問題的5步驟:

   找出問題的根源
   找出由此產生的弊害
      找出有無解決方案
   找出此方法產生的成果
   總整理。
   例:
   問題:「我們部門的加班問題很嚴重。」
   弊害:「因為過度的壓力與疲勞,已造成兩位員工住院。」
   解決方案:「建議雇用兩位時薪人員。」
   成果:「業務部可以專注於原來的工作,有助於提昇銷售。」
      總整理:「由於加班問題嚴重,導致有人生病住院,因此建議錄用時薪人員。此方法最後有助於提昇銷售。」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        不過說來說去,還是要勇於發言,得失心等反而是心理因素中需要去克服的,怎麼克服、如何克服,我想在會議中我們總是會猶豫是否要發言,明明心中有個好意見,但是沒發表就等同於零,想像一個人物在會議中因發表了意見而繼續延續話題,不論是好是壞,能夠鼓勵自己發表心中的意見就是好事,每一次都是幫助自己成長的經驗,爭取經驗不也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?期許自己能有更好的表現,在那每一天的未來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