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準實驗設計(quasi-experimental designs):從研究角度來看,真實驗設計具有嚴謹的控制程序,所以是比較理想的實驗設計,但在從事社會科學的實驗研究時,常需配合現實條件的限制,採用控制較不嚴謹,但施行方便的設計形式;亦就是在實驗中,運用完整的受試者團體,而非隨機將受試者分派於不同之實驗處理或情境的設計,稱之為準實驗研究法。
- 實驗設計的研究樣本為隨機取樣;準實驗設計則為立意取樣。
- 實驗設計中含有:
- 自變項(可操控的,ex男生&女生等基本資料);兩個自變項使用t檢定,三個用avona,常見有單因子、雙因子、多因子設計。
- 依變項(由自變項而改變的,ex分數高低;實驗結果)
- 例子:
- 控制變項:在研究中,依變相所產生的變化並不全然歸因於自變項,自變項與依變相的關係有可能是虛假的。﹝ex:x與y之間的關係是虛假的,必須靠第三者z來維持關係,所以z就是控制變項﹞
- 中介變項:一個中介變項的邏輯地位是把它看作是自變項的結果﹝果﹞,但卻是依變相的決定者﹝因﹞。﹝自變項→中介變項→依變項﹞
研究設計:
- 研究架構:指自變項與依變項、中介變項等其它複雜的關係圖表。
- 研究樣本:細述施測對象。
- 研究步驟:flow chart(流程圖)。
- 使用工具:ex本研究前測使用ooxx量表、自製ooxx問卷(重點在於信、效度)。
- 分析工具:其中使用了標準差、t檢驗、單因子變異數分析。
期刊、研討會:
- 前言(introduction):最後需提及待解決問題與目的。
- 文獻(review literture)
- 研究方法(methodology)
- 發現(finding)
- 結論(conclusion)
- 參考(reference)
作業
一:找出準實驗設計中,雙因子設計的自變項與依變項為何?並比對論文標題。
是一種用以檢定某變量(變數),在兩種因子之不同組合下,所產生的結果是否相同,以及探討這些因子間是否彼此交互作用,以致影響該結果的一種統計分析方法。
技術能力與互補資源設為自變項,以創新來源設為依變項
論文名稱:
「由資源基礎與知覺風險觀點探討研發專案創新策略─以資訊電子業為例」
二:數位原生&數位移民
數位原生(Digital natives)
一出生就活在電腦、網際網路世界的一代,這些住民在數位國度裡成長,對於數位科技不會讚嘆,從不猶疑如何使用,也從來不會想到他們用的物品屬於數位,他們流利的使用數位語言。這一世代的人沒有一天不與電腦、網站、手機以及其他新奇的數位用品或玩具,密切的共生共存。從小在鍵盤上打字,字對數位原生來說,是打出來的,不是用寫的。
數位原生的定義為1980年代以後出生的人,有著跟1980年代以前(也稱為數位移民)不一樣的價值觀和道德觀,他們生長在一個充滿科技的世代,他們習慣同時處理許多事情(所以數位移民們都認為這些學生較不專注);他們偏好主動探索,很少聽收音機、不看報紙,但是愛看電視、更愛網路;他們不玩單機版的遊戲,99%有手機,常用簡訊,喜歡觸控螢幕、儲存大量音樂,不喜歡接受任何有線和電池壽命低於十小時的裝置,喜歡圖像式的說明;他們的特色是即時性、個別性、互動性、虛擬性、參與性、多元性、控制性。
數位原生代喜歡掌控自己的東西,喜歡個別化的事物,希望所有都是即時的,也是互動的;他們可以生活在虛擬和現實之間,而且喜歡參與所有事務,但都參與不久,喜歡集體行動或共同參與,但也喜歡展現自我;他們喜歡自訂步調、有彈性,特別喜歡視覺跟影音,也喜歡探索、更喜歡立即回饋。而他們不喜歡獨自作業、默默承受,及受他人主導;不喜歡制式、沒有變化;不喜歡統一規範、一視同仁;不喜歡文字及靜態聽講和延遲回饋。
數位移民 (Digital Immigrants)
數位移民世代指的是出生於電腦已經發明的時代(1980年代前),但是卻尚未有數位環境的存在。這世代從出生開始,接觸到的工具是打字機,逐漸進展到文字處理系統,以及到最近才接觸到網路。相對於數位原住民,他們成長在單純、可預測的、穩定的、低科技的的環境;他們像是從另一個時空來的人,在今天這個數位世界簡直就是外國人,所以稱為數位移民。
像是所有移民一樣,到了新國家要學習適應,要學會當地語言,要尊重本地文化,要瞭解原住民的風俗、習慣,更要入境隨俗。此外還要懂得與原住民溝通,更要讓他們聽得懂你說的話。
在數位國度裡,數位移民難免會說著帶有口音的數位語言,而且內心充滿掙扎,尤其是遇到新的科技或做事的新方法,還是無法擺脫舊思維的移民。數位移民不僅思維與下一代不同,連生活模式都不一樣。諸如:需要操作手冊,甚至上補習班學電腦、學新的軟體;查資料不會立刻上網,可能還要借重字典、百科全書;告訴朋友網站名稱還要打電話;看電子郵件或網路文章還得列印才能閱讀。
數位移民和他們的上一代的思維模式差異不大,可是與下一世代的數位原生相比,就根本不同。從類比過渡到數位時代,造成產業斷裂,而上下這兩個世代,直可說是天壤之別的不連續世代。上一代的父母可以用自己的成長經驗來教育小孩,我們可以稱之經驗傳承。可是對下一代的數位小孩,做父母的自己的生活學習與成長的環境,與孩子截然不同,根本不可能將過去的經驗傳衍給下一代,反而還得向下一代學習。
數位移民可以從這現實生活找到借鑑,在數位國度裡已經不是我們教小孩,而是需要孩子來教父母如何在這新國家求生存,過個比較快樂的數位生活。數位科技讓小孩的成長不需太多父母的教導,網際網路是這種數位孩童的媬姆;他們的家庭教育來自父母的教導越來越少,他們對資訊的取得、吸收、處理與運用,也與父母學習與運用的來源與方式不同。
這幾年總會聽到一些老師或父母數落甚至嘲笑孩子字寫得很糟糕,國文程度低落,網路上也流傳著學童的精彩作文,其實這都顯示這些數位移民的老師或父母,太不瞭解原住民。數位小孩一出生就接觸豐富的影音生活,他們的思維模式,已經跟他們的移民父母不一樣了。他們是從小在鍵盤上打字,字對數位小孩來說,是打出來的,不是用寫的。這輩子只要會寫自己的姓名就不錯了,字寫的好不好與漂不漂亮,不影響與人溝通交流的效率。至於作文對於習慣於圖像溝通與影音交流的人,似乎顯得沉重,如果一個火星文、一張圖片就能充分表達,對小孩來說,幹嘛需要一串囉嗦的文字?
一般移民通常是志願的,而且對移民國家充滿憧憬與夢想;但數位移民是被迫進入數位國度,對未來茫然、甚至難以預測。儘管如此,還是要慶幸有數位生活可以經驗,即使心不甘、情不願,還是要快樂的活下去。做為數位移民要認命,要學習新國家的數位生活工具,要向數位原住民請教、學習,才能期待安度智慧的日子。
數位移民與數位原生的差異
數位移民使用email及電話,使用文字做溝通、喜歡人群;利用電腦網路,但大部分接觸的都還是實體。
數位移民要如何運用這些網路程式在教育上呢?數位原生平常利用即時通訊做溝通表達,所以數位移民可以利用msn,做一對一的即時教學與討論,或是利用msn白板,讓師生可以在同一個畫面上做溝通或是算數,如果是利用msn的群組,就可以用來做即時互動和遠距線上助教群組,做公布欄、討論區或是班級經營。
由於數位原生喜歡使用視覺圖像的介面,所以數位移民可以利用互動式搜尋引擎QUINTURA,就可以訂定新的議題,讓學生來搜尋。
數位原生也喜歡利用網路社群來做社交活動,像FACEBOOK的餐廳經營,與其禁止學生玩,不如利用此遊戲,讓學生練習成為教育性的活動;或是利用FACEBOOK裡的遊戲,創造屬於自己的心理測驗。
他們也喜歡行動學習的方式,所以也可以利用Podcast-ESL Pod的外語網路廣播教材,加強其學習動機。讓學生在搜尋議題資料時,或指定學生做企劃時,可以用Bookmarking,再來是學生喜歡虛實合一的學習環境,而數位移民可以讓Second Life建置一個3D的教學環境,圖書館也可以提供讀者服務。
參考資料:http://blog.xuite.net/kc6191/study/33600318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